取消「勾地制度」切合時宜
自從新一屆政府開始施政,社會各種問題慢慢浮現,總結最主要的原因是貧富差距。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前,市民享受經濟繁榮的碩果,心思放在如何賺錢之上,所得收益亦可以滿足基本生活所需,自然無暇評論政府施政;當金融危機過後,政府一方面希望催谷樓價,從而使樓價代替股票成為庫房收入的主要來源,另一方面也希望在不同領域滿足市民需求,減少民怨,範圍包括民主、政制、環保等。
無奈的是,以往最賺錢的兩個行業金融和地產,前者市民膽怯,不敢輕易入市,後者由地產商把持,市民無法入市,直接後果是樓市升溫帶動消費水平提高,加劇通脹,市民成為唯一受害者。
當市民連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自然出來遊行示威,表達對政府的不滿。現在,政府看清實況,急忙放棄勾地制度,試圖穩定樓價,從而穩定民心。
勾地機制於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推出,把土地供應的決定權交予發展商,讓發展商自行決定市場需求,對於當時暴跌的樓價,這招是可行,且是必須。
不過,十四年間,樓價有增有減,政府不但忠言逆耳,反而停止賣地,並且一直不願意取消勾地制度,直接後果是地產商自行囤地,再降低流通的房屋數量;物以罕為貴,樓價如火箭般上升,就算香港於2003年受到沙士疫症和金融風暴衝擊,樓市出現短暫性下滑,但很快又重踏上升軌迹。
本來勾地機制只為解決金融危機造成的樓市危機,但根據過往經驗,金融危機通常只持續二至三年,金融市場周期亦往往在大約十年間可以經歷最高和最低點,並遵循周期性的變化;勾地機制一日不取消,樓市只會有升無跌。兩者變化周期完全不同,亦沒相似之處,或者當時政府只是為了把調控市場的責任推諉到地產商身上,自己可免負上破壞自由市場的惡名。
取消勾地機制的行為恰恰反映政府的後知後覺。一般而言,房屋從買地興建至落成,快則四五年,慢則七八年,現在政府在樓價處於高峰時才願意出手,只能被外界認為是受到群眾壓力,而不是政府經過詳細研究出來的長遠政策。
今年初取消勾地,改為政府主導,理想而言,至2017年底能推出大批土地,此時期與梁振英於《施政報告》中所提到房屋推出的日期不謀而合,只要任何一招奏效,似乎都能為下屆特首選舉增加不少籌碼。同時,如果政府能先知先覺,在樓市尚未瘋狂時就取消勾地制度,並配合土地以賣地方式推出,遏制樓市上升,這比推出長遠的房屋目標更能獲得市民認可。
筆者認為,取消程序緩慢而又令政府處於被動的勾地制度,固然是政府必須走出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政府應該提早公布賣地時間表,以及提供不同種類、位置和大小的地皮,主要的目的是吸引不同規模而有充足時間準備的地產商參與,盡快提高土地供應。
先為土地做好分類,將來也可在「流拍」或「流標」的情況下,盡快把這些土地用作興建公共房屋的用途,提高使用效率。
此外,政府必須改變強徵土地的政策,認真考慮與擁有大量農地的新界居民和地產商合作開發,實現「多贏」。最重要的一點是,無論將來有多少土地釋出,規劃局都應先做好人口比例規劃,讓每個社區的交通、相關配套和社區設施能跟上房屋發展的步伐,不然每個新社區只會再走天水圍的舊路。
政府如想未來施政如自己期望般一馬平川,必須做好長遠規劃,別重蹈勾地制度的覆轍!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主席 何鍾泰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