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美後的中美關係
習近平最近的訪美之旅使命重大。
第一是今後十年的中美高層的外交互動,將由他擔綱,此行有助於他認識美國領導人(行政與立法的高層領導),同時也讓對手認識他,打破陌生對外交來往有幫助。
第二是讓中美雙方領導親自了解兩國對彼此的期望,把中美關係的議題擺上檯面,甚麼是彼此核心價值的問題,甚麼是談判底綫,甚麼是可能有共識的議題等等。親自觸摸,有助於深入了解問題。
第三是此行也志在向美國表態,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權柄交接一切都在體制下順利運作,讓對方不要錯判,要對方認清中國作為大國的事實不會逆轉,因此認真對待中美兩個大國的外交關係好壞,關乎亞太地區是否繁榮安定,也關乎世界是否和平發展,兩國應合作面對。
這三大使命,從所有行程的安排活動來觀察,彼此都做得很得體,可說是成功之行。至於以後中美關係如何發展?也可從彼此會談公開的報道中了解到。
地方獨立問題仍各執一詞
在習與奧巴馬的會談中,可以看到中美雙方的關係發展仍然會被一些問題糾纏着,中國最在意而美國又不鬆手的是藏獨、疆獨、台獨與人權問題。這些問題雙方已交手了好幾十年,無論雙方換了多少領導人,依然是兩國雙邊關係的重大問題。
在胡錦濤掌舵期間,已一再向美表態說明這些問題涉及中國核心利益,最好美國不要干預,否則始終會搞不好兩國關係。偏偏是美國始終不罷手,一來可借這些議題來抬高自己,以人權守護者自居,二來還可藉此干預中國內政,拉中國發展的後腿。美國既然從中有利可圖,自不會不過問。
對中國來說,不管誰做領導,也絕不可能在這些問題上退縮,否則得面對下台的風險。唯一辦法就只能靠雙方領導人在這些議題上有所節制,可以交涉,但不能為此令兩國關係破局。而作為下任中國最高領導人,習在這些議題上也會有自己的面對空間,在提防美國有機可乘之際,也要搞好這些議題的內部矛盾使其安然無恙。
要釐清對「干預內政」的分歧
此外,在會談中,雙方領袖也領略到,在面對上述難題之餘,還可在其他重大議題上,爭取合作空間。被提上議程的有國際合作的問題,包括北韓、伊朗、阿富汗、中東動亂等等。在美國眼中,取得中國的合作可以減少在國際事務上的阻力,例如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便很在意中國在安理上扳出了否決票。
而中國也很在意美國處理此問題不能越俎代庖,動輒干預別國內政,中國可接受的處理方案是循一貫的國際法行事。處理敘利亞問題如此,處理其他國家的問題也應如此。
中美在此關節上都表明了彼此的觀點與行動,下一個十年要如何作出有建設性的行動,可能要在「干預內政」的議題上多付出心志去釐清彼此的分歧。中國在此問題中也看出了美歐「干預內政」之舉,一不小心,便會授人以柄,成為美歐干預中國內政的國際慣例,到時便很不利了。
由此可見在國際事務中,中美爭取合作空間,對彼此有利,對國際和平合作也有利,否則不可能有雙贏。
糾正對中方經貿崛起疑慮
如果說所有上述議題都屬政治領域,也就是涉及彼此政治意識形態的矛盾。由於雙方政治體制有別,很難有快速擺平的機會。此路難通之餘,雙方也都提出了可以爭取合作而又立竿見影的經貿合作問題。在會見中,習提醒美國應在太平洋共建經貿繁榮,太平洋之大,可以容納中美兩國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國家共同富裕,因此經貿零和遊戲的想法大可不必,美國在中國周邊大搞軍事聯盟和軍事演習,更有違和平發展的期望。
為了證實中國經貿崛起對美國也有利,習在其對美國公開演講中指出,在○八年美國陷於金融海嘯困境後,中國出手救市幫了不少美大企業逃出生天,其中舉出美國通用汽車危機解救為例,同時也指出中國過去幾年向美大量購買農產品,得益的農民平均每人不下三千元美金。
他今次的訪美行程,更帶來不下千億美元購買美國大豆及其他農產品,中國這麼做,不外想糾正美國的朝野謠傳,以為中美貿易總是損美利中。
談到人民幣不肯調整幣值從而累及美國貿赤的問題,雙方也都有了很坦誠的交談。習指出美國應減少保護主義和放寬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多做貿易開放,這便會有助解決貿赤的難題,同時也指出人民幣的匯率已往下調整的事實。
可是在這些問題的良性互動之外,奧氏卻又提出了新的議題要中國承擔大國任務之餘,更多遵守國際貿易條規。這點顯然想借此合理化美國在APEC之外另外成立TPP的動機,要中國給予配合。
在正式官式訪問外,習也不忘民間外交的功能,重回到愛荷華州闊別二十多年的舊地和美國故友歡談甚殷,在此也向美國民間展現他親民的一面,美媒體也大事報道。這說明要美國人民對中國有好的看法,這種柔軟的民間外交少不得。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主席、立法會議員 何鍾泰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