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富豪蜂擁到港做資產管理
2017-11-23香港沒有大白象工程
2017-10-25
一帶一路面臨的問題
筆者就「一帶一路」的提出、執行,以及面臨的問題,拋磚引玉,闡述一些觀點和看法。
2013年秋,習近平分別訪問哈薩克和印尼時,第一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緊接於2014年6月20日,李克強在中國—希臘海上合作論壇上強調:「我們隨時準備着與其他國家合作,通過發展海洋來促進經濟增長、深化國際合作和推動世界和平,我們努力建立一個和平、合作與和諧的海洋環境。」
中國關於建設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提議是,和平的、發展的、合作的、創新的和開放的,符合當今的時代要求。此外,2015年3月8日,中國最高的經濟規劃部門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發改委)發布了最新的行動計劃,闡述北京關於實施「一帶一路」的重要細節。
習近平把該計劃定性為外交政策和國內經濟戰略的核心。最初的議案是建立地區性的基礎設施工程網,但最新公佈的消息表明,「一帶一路」涉及的範圍在繼續擴大,現已包括促進亞洲大陸政策協調、金融一體化、貿易自由化和民心相通。十三五規劃期間,即2016到2020年,中國領導人在引導國家的投資戰略方面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中國政府官員清楚地意識到,「一帶一路」是未來的重點發展計劃,因為該計劃是由國家主席習近平鄭重提出的。
存在不確定性和擔憂
綜上所述,習近平和其他權威機構都以一種利益最大化和零威脅的表達方式描述「一帶一路」。作為充滿歷史意義的嘗試,「一帶一路」旨在建立一個互利的經濟活動網和一個橫跨亞歐大陸和亞歐海上航線的大型鄰國利益群體。
在經濟領域,儘管中國許多報導指「一帶一路」的目的是利他的,但我們仍然可以看出,中國在這個倡議裏面,絕不是袖手旁觀的小角色。「一帶一路」是一個通過擴大出口、推動經濟發展,獲得自然資源,以及為中國內部重要產業提供支持的工具,也是降低中國在資本和建築為導向的產業領域產能過剩的一種方式。
毫無疑問,中國正試圖緩解內部民族地區、中亞及中東的政治和民族緊張局勢,並加強與擁有豐富能源的中亞國家的政治關係。
曾在世界銀行工作的《金融時代》首席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指出,美國真正擔心的是,中國發起的機制,可能會破壞美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而英國加入亞投行的決定,也是對美國的重大打擊。沃爾夫直截了當地指出,中國經濟的增長不僅是人心所向,也是不可避免的。世界需要新的機制,它的發展進程也不會因美國拒絕加入而停滯不前。
表面上,「一帶一路」是個「偉大」且成功的倡議,並得到一些境外權威人士和機構的承認,包括上述的馬丁•沃爾夫、丹尼斯·加列根教授、牛津大學及一些歐洲和亞洲的國家領導人。不過,這一戰略始終面臨着許多風險和挑戰,例如不同利益群體的參與,複雜的地緣政治、諸多的不確定性和潛在的擔憂。「一帶一路」已成為習近平政府對外經濟政策的主要標誌,並得到全面貫徹。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以及擁有超過120個貿易對象的國家,權利愈大,責任也就愈大。擁有巨大影響力的中國也肩負着前所未有的責任,「一帶一路」很有可能成為世界市場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它將創造機會並協助發展中國家變得更加繁榮。
需要一個穩定心態
「一帶一路」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必須通過談判來解決,以保證這一願景的成功實現。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政府可以考慮協調國家和國際政策,以促進新絲綢之路的發展,並加快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提供平等互利的發展模式。
「一帶一路」是中國長期戰略目標的一部分,這將會花費10年、15年,甚至100年的時間來實現。中國意識到自身可以利用這一平台,在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周年紀念時,實現「中國製造2025」、「十五五規劃」等一系列目標。
在2014年的亞太經合組織論壇期間,習近平提出中國正在進入「新常態」時期,這就很清晰地解釋了為何「一帶一路」不是一個短期的計劃,而是一個對中國及其鄰國都有重大意義的長期戰略。
「一帶一路」需要由大家來共同建設,中國歡迎所有國家的積極參與,包括國際性和區域性的組織。同時,「一帶一路」也是習近平領導下的政府推廣中國核心傳統文化、儒家文化等價值。中國首先應該追求內心的寬容和平靜,因為只有擁有一個穩定的心態,才能穩健地發展。
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0月24日上午在北京閉幕,會議一致通過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這思想驅動中國將更積極促進「一帶一路」持續改善國際合作,繼續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合作雙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大舜基金智囊團成員 陳勤業工程師
大舜基金智囊團成員 陳勤業工程師
信報 | 201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