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勝選後的挑戰
激烈的特首選舉昨天終於塵埃落定,梁振英以689 票當選成為香港特區第四屆行政長官。
各界對新特首的期望,除了當選人能否逐一兌現政綱,以及他曾許下的諾言之外,同時也因着這次激烈選舉競爭所引發出來的是是非非,他也必須盡快加以處理。
三人政綱歸納七點
先談政綱,選前三位候選人都在他們的政綱中洋洋灑灑列出了香港現正面對的許多重大問題,儘管各人政綱未必盡同,而且也會輕重有別,如果加以歸納,大致有以下數大項:
一、貧富差距愈來愈嚴重,各候選人均異口同聲說要加以改善;
二、房屋與土地開發問題,也是各候選人關注到的議題,也都有他們的處理腹稿。在房價不斷高漲的形勢下,市民對住屋問題的不滿與日俱增,這已是迫不及待的工作;
三、醫療衛生保險問題,也有待改善,尤其是年紀老化的一族,他們沒有醫療保險,又年老多病,更須加碼關懷照顧;
四、政改問題方面,在三位候選人的政綱中雖然落差很大,但當上特首的人,均不由選擇而必須面對,並加以妥善處理。面對熱議的「是否在2017和2020實行雙普選」,下屆特首的責任重大,他必須取得立法會的共識、市民的認同和中央三方面都支持的政改方案。這項工作的難度很大,市民對他期望也很高;
五、經濟發展對香港繁榮安定也很關鍵,原有的十大基建工程到2020 年已接近尾聲,未來是否能有更具前瞻性和更富經濟動力的另一個十大工程,也是來屆特首的重任;
六、環境保護問題在近年也成為全民關注的議題,許多累積下來的空氣、水質、固體廢物處理等問題,已到了刻不容緩的階段,必須早日處理;
七、退休金制度有待完善的議題也已討論多年,現行強積金制度備受批評,尤其是虧蝕老本的情況更讓人難以理解和忍受。世界上有不少完善的退休金計劃可供參照,例如新加坡便是一例,下任特首應有所建樹。
以上七項重大問題有待解決,新特首身負重任。儘管三位特首候選人對這七大議題的政綱和解決之道各有差別,但民主選舉的好處是互相競爭,互相參考,當候選人當選後,大可吸納對手的政綱,擇優捨蕪,取長補短,當為上策。
其次是這次競選出現不少超乎尋常的紛爭,不但建制派與泛民不咬弦,連建制派的不同陣營也出現誓不妥協或互不退讓的嚴重分裂。
修補裂痕凝聚力量
其實選舉運動只是一時的,沒有什麼比香港市民的整體利益更為重要,香港社會沒有分裂和撕裂的本錢,香港人也不會接受台灣式那種無日無之的政治惡鬥和內耗。新特首的首要工作便是要放下身段,以當選者最大的政治胸襟和誠意,撫平彼此的傷口,盡力爭取政治和解。落選的兩方也應拋開競選時的恩恩怨怨,摒棄狹隘的黨派之見,讓大家為香港重新出發。
為此,新特首應該:
一、用人要打破陣營之分,絕不能用人唯親,真正做到「再沒有梁營,也沒有唐營、何營,只有香港營」,並且要穩定公務員的士氣;
二、制定執政方針時更要平衡各方利益,弱勢社群和中產利益要照顧,也要為本港企業的發展和競爭力創造足夠空間;而且應在CEPA 基礎上,為本港專業界北上發展開拓更多機會,讓小規模的公司也能進入內地市場;
三、政治見解之爭,也在今次激烈選舉中突顯出來,無論新特首自己的政見如何,已不再是關鍵,他今後的執政方針才是防患政治惡鬥的正道;
四、行政與立法關係因為建制派在功能與直選議席之間出現裂痕,身為無政黨背景的特首,過去有建制派一路相挺,執政尚算順利。
新特首上台,意味一個政治新牌局的開始,今後除非能重新糅合建制派繼續合作,否則泛民與建制之間、建制派內部之間、泛民各政黨之間,他們的工作關係一旦重新洗牌,會否又亂得一團糟?
新特首是否能凝聚他們的共同利益?是否能整合他們的共同意見?是否能取得更多民意開展施政?都是梁振英接受勝利歡呼聲後,馬上要面對的極具挑戰的任務。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主席、立法會議員
何鍾泰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