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充分聆聽民意 施政定能事半功倍
《施政報告》公布後,各方的評論非常熱烈,大舜政策研究中心邀請不同行業的智囊團成員,就《施政報告》幾個主要範疇作出討論,以及把當前最為迫切的房屋問題進行分析;綜合各位專家意見後,均認為《施政報告》在房屋問題上已具體列出多種數據,似乎能為香港的基層、中產上樓勾劃出美好的藍圖。
不過,事實上,填海、新界東北發展、活化工廈等方法不是政府舉步維艱,就是需要長遠規劃和造地時間,似乎沒有措施令市民有信心認為政府短期內可以解決土地供應的問題,所以《施政報告》目前似乎仍然收不到預期樓價下調的效果,更不排除有微升的可能。
首先,要解決深層次的土地問題,必須做好短期及長期的規劃。短期而言,買家印花稅(BSD)、額外印花稅(SSD)、甚至特首提出不排除實施的空置稅對穩定樓市雖有一定作用,但前提是政府應該考慮加入適度的豁免條件,以減輕這些措施對港人的影響;同時,亦應該設立年限,將來若房屋供應增加,這些措施可以取消。
長遠而言,政府建立土地儲備的方向是正確的。其實,本人過去十多年均有敦促政府積極做好土地儲備,奈何忠言逆耳。現時政府提出的建議,具體的措施包括利用岩洞、海港以外填海、石礦場、「政府、機構或社區」(GIC)用地及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以建立更多的土地儲備,但實施以上措施前,應就環保、景觀、利益、交通等方面展開公眾諮詢,獲取市民大眾的主流意見及對項目的支持。
其次,政府不應僅僅考慮房屋興建的數量和速度,亦應顧及周圍的配套設施和交通。以衛星市鎮沙田為例,當地除了大量公共房屋之外,還有商場、食肆,更有良好的地鐵和公共交通運輸系統,因此當地居民的生活質素相對較高。
以天水圍作為一個反面例子,當初政府曾經承諾要在天水圍按人口比例建造類似的配套設施,但1993年政府大幅修改計劃,即大量興建公屋,增加六個公共屋邨,共八萬人口,當地交通及配套設施根本無法負荷。政府規劃的失誤,導致樓宇密度提高,空間縮窄,區內活力下降,工作機會減少;加上當地居民多為基層市民,生活本來就不富裕,還要面對社會上各種歧視眼光,久而久之形成外界眼中的「悲情城市」。以天水圍為例,現屆政府應先考慮人口政策的重要性,為新建房屋做好相應配套設施的規劃,不然只會步天水圍的後塵。
此外,政府應參考美國、加拿大、新加坡在城市規劃上的成功例子,即政府、商人、當地市民共同合作的「多贏」模式。以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而言,當初政府承諾以公私營合作模式開發,但到2012年,政府又突然提出採用傳統新市鎮模式——徵地、政府投資基建發展。當地居民當然是不願意。
回想1998年,政府推行「八萬五」房屋計劃,天水圍北部地區由本來計劃的13000個單位,增加至20000單位,直接後果是該區樓價十年內(從1998年至2007年)從每呎6000元下跌至每呎1800元,市民資產大幅蒸發;雖然現時樓價已回復至1998年相若水平,但樓價升跌事實上遵循周期性的變化規律,無法保證能夠居高不下。
以此為例,擁有大量農地的新界東北村民和發展商,怎可能輕易接受政府的計劃?政府未能站在村民的角度考慮這個計劃,實在令人失望,假如政府能先做好規劃,例如讓地產商出資完善交通、基建,再讓村民明白自己可以享受城市化的便利,清楚知道發展比完全不發展有更多得着,自然不會向區議會投訴,政府亦能達到目的,這才是「多贏」的方法。
今時今日,政府如果仍舊按原有計劃強行徵地,只按本身意願規劃城市,完全不作公眾諮詢,那麼香港未來的城市規劃將不斷遇到市民反對和詬病,這對政府的其他施政將會百害而無一利。因此,我們希望政府能真正跟市民多作溝通,按市民的主流意願去規劃交通便利、設施完善的新市區。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主席 何鍾泰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