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港地」有違創富之道
「港人港地」的提出,要很小心從事,如果一不小心,便會變成排外心態,那就會變成「故步自封」,毫無發展可言。香港自建埠以來,其繁榮發展已建基在市場自由開放,自由買賣,包括土地,也正因為英國人史上首先打破土地封建框框,只有新界原租借地,原居民村和地才得以保存,其他政府收下來的土地跟市場需求而逐漸賣給私人發展商去開發物業,公開在市場買賣。
不能變成排外運動
因為土地有限,價值可無窮,變成了一項不動產而又安全的高值投資。英國人這套土地商品化的政治經濟學,也為香港創造了巨富。從頭開始,港地便不存在外人港人的問題。土地搬不動,移不走,人可來也可走,土地始終走不掉,任何人一旦投資在土地物業,只有他們從中賺到的錢才可自由出入。也正是因為不斷有外人進來問津投資物業和土地,物業和土地才有可能不斷增值,「港人港地」如果被理解成只有港人才有資格買賣的土地,不許外人問津,這是很危險的經濟訊號。
試坐下來想想,如果這個「港人港地」被如此狹隘與排外思想聯在一起,跟想到一切可因外人來問津某個商品而搶高價格的情況也同樣像地產發生時,不是也要禁止外人前來買賣嗎?事實上限制地產自由買賣不利於土地市場創富,也因此而妨礙全民財富提升的道理,早在經濟學已成ABC那麼簡單的東西,不辯自明。現在卻因為有人認為物業高漲而怕買不起樓而發此怨言,可以理解,但卻捉錯用神。因為樓價高是一回事,土地不能讓外人買賣或發展,又是另一回事。兩者無解不開的套子。例如要給某個階層的人或全民自置物業,只要政府制訂政策去推行,是彈指之間的事。世界各國都有此經驗,而且很成功,別的地方不論,單看與港同出自英統治的新加坡,便可一目了然,有七成人口住在政府發展出來的物業,其他三成不分外人國人任由炒賣。
印尼和馬來西亞見新加坡土地自由開發很成功,還特地讓新加坡去印尼的巴淡島、馬來西亞的柔佛洲合作開發土地,並有個名堂叫「成長三角」,即三方合作開發的地方。印馬的兩個「成長三角」因此發展很成功,即創富也創造市場。總之「港人港地」不能變成排外運動,否則後患無窮。(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何鍾泰博士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