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評估有待標準化
有關環保的問題,全世界議論紛紛,但近年逐漸有了初步的共識,承認地球氣溫上升和能源消耗量太大釋放太多二氧化碳(CO2)有關,可是一旦談到節約能源的問題時,卻又互相指摘,不要說無法放棄能源,就連節能也都束手無策,談到開發零碳能源也還只是個理想。
莫衷一是之餘,在去年哥本哈根全球環保峰會上作出權宜之計,只好要求沒法減少釋放二氧化碳的國家購買「CO2信用券」。但到目前為止,要經濟貧困的國家主動購買此「CO2信用券」,實有困難,更不心悅誠服,因為環保問題一旦追究到責任源頭的問題,便會層層陷入困境,爭論又會沒完沒了。
受爭議而陷入困境的問題可分三方面來看:一、工業能源消費和非工業能源消費的爭議陷入困境;
二、誰釋放多少二氧化碳或其他性質的環境污染,沒有做出真正科學客觀的數字統計標準;三、沒有可行而又行之有實效的解決污染方案與辦法。
在這三大困境互相交纏下,問題變得非常複雜而難以解困。
在爭議到能源消費的問題時,最大的困境是先進國家將高污染的工業向發展中國家輸出,而前者的產品卻向後者出口。一個是生產國,一個是消費國,產品所耗的能源責任該由誰負?
至於非工業能源的消費,很多都是大城市生活方式無法切割的必需品,數之不盡,例如交通工具、冷熱空氣系統等。單是這兩項,要爭議起來大家便可以吵得臉紅耳赤,無法下台。例如爭議到誰製造交通工具的機動車、飛機、輪船?誰在用?誰用得最多?誰要負上多少責任?
至於在爭議到誰用多少能源和釋放多少二氧化碳的問題時,全球也都束手無策。因為誰在空中釋放多少二氧化碳,空氣流動跨越領空邊界,很難進行科學的統計。要追究道德責任,心裏沒底;要追究其法律責任,也無鐵證。
何鍾泰為註冊結構工程師。曾任臨時立法會議員,回歸後循功能界別(工程界)當選立法會議員至今;現為大舜政策研究中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