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瘋狂上漲 潛在風險高
近年,虛擬貨幣比特幣成為環球市場焦點。在投資者追捧下,其價格反覆上漲。比特幣於○九年面世時,每一個的價格不足一美仙。但四年後,其價格由去年一月的十三美元,年內大幅上漲至一千二百三十美元。短短一年時間升值近一百倍,價格甚至超越國際金價。大舜政策研究中心(簡稱「大舜」)希望通過本文,讓讀者了解比特幣及其運作,並列出其相關的問題和風險,期望有意投資或使用比特幣的人士,慎思而後行。
由13美元變1230美元
比特幣是一種由私人機構發行的所謂電子貨幣,而非由國家的中央銀行發行。它並不代表任何國家,沒有任何政府或機構會作出兌換的保證。與市場的流通貨幣(歐羅、美元等)不同,比特幣沒有任何法定地位。它的價格只能按照市場對它的看法,比特幣的發行機構需要不斷吸納新的用戶及拓展交易平台和媒介,讓更多的用戶利用比特幣進行交易,才能維持其價格。而比特幣擁有者可利用發行機構的客戶端軟件進行轉帳,與不同用戶和商家進行貨物或服務的交易。
比特幣的設計者固定了比特幣的發行總量為二千一百萬個。其發行模式是由比特幣礦工通過處理大量複雜的電腦數據(簡稱:挖礦),解決指定的數學問題後,獲得指定數額的比特幣作為回報。礦工,其實是指任何人利用電腦的運算能力後便可獲得比特幣。礦工所開採的不是天然資源(如:石油),而是一種於互聯網交易的虛擬貨幣,本身沒有價值。
中國等關注存在風險
對於比特幣瘋狂上漲的價格,美銀美林貨幣分析師David Woo發表過一份比特幣的研究報告,將其估價定為一千三百美元/個。報告認為比特幣可能成為電子商務的一種支付手段,亦可能成為傳統轉帳服務提供商的一大競爭對手。大舜綜合市場的觀點,發現價格大幅上漲的原因包括:投資者看好比特幣的前景、固定的發行總量、金融機構的研究報告,以及少部分國家的政府認可。瘋狂上漲的價格引起大量投資者關注,希望從中分一杯羹。不過,比特幣並非國家主權所發行的貨幣,並沒有任何政府保障其背後價值。而比特幣只能於少數交易所和商家中進行交易,價格波幅大,沒有市場標準。持有比特幣具有極大的下行風險和兌換風險,投資者可能遭受收益損失甚至損失全部本金的風險。舉一個例子,日戰時期在香港流通的日本軍票,在戰後已變得毫無價值,比特幣亦可能有同樣的命途。
在去年十二月五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強調比特幣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流通使用,且不承認其貨幣的法律地位。同時,多國政府及地區將比特幣排除在貨幣之外,包括泰國、南韓及台灣等。大舜綜合各國央行的原因,包括監管問題、加劇洗黑錢問題、稅收難以釐定等,認為比特幣在多國央行的政策前景並不明朗,故難以成為公認的交易媒介。在多國央行的遏制下,比特幣已由去年五月高位,於三個月內急速下跌至八百美元水平。
虛擬貨幣或血本無歸
概括而言,比特幣表面上是一種貨幣,實質是一種由私人機構發行的虛擬產品,情況就像當年投資銀行雷曼兄弟表面上是發行有資產抵押的債券,但事實是將銀行持有的高風險資產,一些無評級的結構性債務工具,通過極複雜的衍生工具轉移至投資者。雷曼「爆煲」後令投資者血本無歸之餘,更引致全球「金融海嘯」。大舜勸喻各位有意投資人士,不要被有關產品炒得火熱之潮影響,便忘記曾為我們帶來沉痛教訓的歷史,務必先作深入研究及慎重考慮,充分了解其潛在高風險,才作任何投資或使用的決定。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