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大勢 香港應發展單車旅遊
近幾年,台灣的環島旅遊,包括徒步,單車,汽車等方式一直受到本港各階層人士的青睞,其中踏單車更是大專在學及畢業生進行環島旅遊的首選方式。
單車旅遊之所以受歡迎的原因有許多。
單車遊好處多多
第一,踏單車既經濟又環保。踏單車的費用比其它交通工具便宜。與踏單車相比,汽車旅遊會排放不少汽車廢氣,對生態造成損害。
第二,踏單車能鍛鍊身體。香港市民工作壓力大,而公共設施不足。據英國一份健康雜誌指出,每天踏單車6.4公哩的人,比幾乎不踏單車的人,患心臟病的幾率降低50%;經常踏單車的人比幾乎不運動的人身體健康狀況要年輕10歲;數據顯示,踏單車能增強肺功能,尤其對支氣管炎或氣喘等毛病有良好功效等。
第三,踏單車有機會瞭解沿途的風土人情,欣賞動人景色,也因此對所遊歷的地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會像汽車旅遊般一瞬間就錯過了沿途的風景。
事實上,成功推動單車旅遊蘊含當地政府對於整個地區的全面規劃,將風景,道路,環保,旅遊推廣等元素完美整合。政府主動出資,優化單車旅遊文化,既能改善市民的生活習慣,提供舒適、便捷的單車小徑,也可以讓市民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增加身份認同,更是一個最具效益的世界性宣傳手段,亦是當代城市規劃的重要考慮。
香港尚欠缺規劃
回到香港,過往政府在追求快速增長的經濟元素時,將大部份資源投放在建設鐵路與公路的發展。故此,香港雖擁有世界級集體運輸及道路網,但行人通道和單車徑的規劃及設施仍相對落後,例如缺少單車補給站、維修點、單車租賣店等。香港目前在多個地區設有單車徑,包括上水、粉嶺、大埔、沙田、荃灣、天水圍、屯門、元朗、將軍澳及部份離島,但單車徑分佈較為分散,且欠缺整體規劃及連貫性。因此,要推動香港的單車文化和旅遊產業,政府首要是制定單車的規劃政策框架,包括將單車徑與相關設施納入整體的交通規劃,連貫及循環的單車網絡和單車停泊及配套設施等。香港可以參考台灣的環島旅遊,以新界、港島和大嶼山作為基礎劃分區域,完善規劃和發展環新界、環港島和環大嶼山單車徑網絡。
全球宜居地指標
但由於落實規劃政策及完成建議之單車徑網絡需時,有關部門應盡快增設補給站,維修點,單車租賣店等相關配套設施。對於現時毗鄰行人通道、或行人與踏單車人士共同使用的單車徑,政府有必要在提高市民安全意識方面增強宣傳力度;並於急彎及陡坡路段增設防護欄或鋪設防滑沙。另外,現時部份單車徑鄰近馬路,增加了單車徑使用者吸入汽車廢氣的機率,政府須要盡快處理如何分隔馬路與單車徑的問題,令單車徑使用者減少吸入汽車廢氣。單車普及不僅僅是生活潮流,亦是全球宜居城市首要的指標之一,隨著李慧詩在2012年奧運奪得女子場地單車賽銅牌,香港政府理當順應潮流大力推動單車運動及單車旅遊。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主席 何鍾泰博士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主席 何鍾泰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