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中的公共衛生-如何面對新挑戰
甚麼是公共衛生呢?公共衛生是一門科學及藝術,目的是通過社區的組織及參與,促進民眾的健康,預防疾病的侵襲及延長壽命。
不受地理環境限制
在過去的一世紀,香港的公共衛生經歷過很多轉變,包括:
(1)由單方面影響健康的因素轉變成為全面性影響健康的因素。以前主要影響健康因素是環境衛生,安全及清潔的食水供應及居住問題。現在影響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例如社會及經濟環境及個人的生活模式。
(2)第二個轉變是由單重疾病負擔轉變成三重疾病負擔。在太平洋戰爭前,主要的死亡因素是傳染病,例如肺結核病、霍亂等。但在二十一世紀內,主要的死亡因素是慢性疾病(癌症、心臟病、高血壓、腦充血、糖尿病),新發現的傳染病(禽流感、沙士)及意外受傷。
(3)第三個轉變是由本地化的公共衛生轉變成地區性及國際性的公共衛生。傳染病的傳播並不受地理環境限制,經過「沙士」疫症之後,我們都明白本地危機可以影響全球,全球的危機亦可以影響本地,例如旅遊的限制及經濟的影響等。
除了以上的轉變外,香港的公共衛生及醫療服務亦面臨很大壓力。主因是人口老化,市民的醫療服務需求增加,醫療成本增加和資源的限制。
三大策略八項原則
要面對以上的新挑戰,我們應跟隨以下的八項原則和三大策略進行,這八項原則包括: (1)以基層健康為主體;(2)以促進健康;(3)預防疾病;(4)衛生防護為中心;(5)推動母嬰健康;(6)社區健康;(7)照顧特別需要援助人士(婦女、老人、兒童、傷殘及慢性疾病人士);(8)協助落後的地區及加強社區地方的能力。
世界衛生組織「阿拉本圖宣言(一九七八年)」,曾經指出每個人應享有基層健康服務,應以基層健康達到「全民健康」為基石。
基層健康是不可或缺的基本醫療服務,這些服務是容易達到,市民經濟上可以有能力負擔和通過社區的參與。基層健康服務是包括母嬰健康、疫苗注射、家庭計畫、藥物供應、家庭醫生服務、促進健康、預防地區上常見的疾病及保護環境衛生。
三大策略是: (1)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創建支持健康的環境及提供資源,使社區健康活動能持續進行;(2)與各界人士、個人、家庭、社區、醫療團體、學術機構、商業組織、政府部門等結成夥伴,推動促進健康的活動;(3)實踐倡導者的責任,推動「全民健康」。
香港一些成功推行的「社區健康」例子包括健康城市、健康學校、健康工作坊、安健屋苑、健康醫院及健康促進大學。要有效地推動社區健康,我們應建立一個「社區協作」平台,以便加強彼此間的溝通、互助及合作精神。
除了在本港推動社區協作平台之外,加強與鄰近地區及國際層面的合作是同等重要,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區方面,大家都面對共同的公共衛生問題,加強地區及國際間的聯繫,特別在傳染病控制方面是非常重要。
健康是人人有責,包括政府、個人、家庭及社區,我們應該分擔關注,分擔責任。在政府方面,要保持服務公平及容易達到,在社區方面應以「夥伴合作」概念,發展社區健康,積極推動香港成為一個「健康城市」。在個人及家庭方面,應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協助青少年建立自信心,有明智的選擇技巧,拒絕不良健康的引誘,促進家庭健康。
公共衛生的新定義是「推動全球合作,長遠促進民眾健康」,所以我們應團結一起,建立社區協作平台,積極參與,為香港建立一個更健康及充滿活力的城市。
李紹鴻教授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顧問及理事、
香港中文大學社區醫學榮休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