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着「掟屎」說議會
上星期,特首於立法會舉行答問大會,有議員以「你鹵味不吃、吃叉燒」等變音粗口,質問梁振英關於長者生活津貼的相關問題。最後更將梁振英政策比喻成「成篤屎」,以「模擬屎形道具」再次被趕離場。該議員對於暴力文化的創新理念,再次得到社會廣泛反響。
九七前保持「英國紳士」特色
回顧過去幾年,一根香蕉,曾引起了社會對於議會暴力的關注。無可否認,激進泛民黨派以「速食文化式」的粗口、道具吸引香港人眼球,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至少,近年在報章或者互聯網上,報道政府與立法會的新聞是更多了,甚至還能上頭版,而他們的知名度與支持者也與日俱增。
本來,議會是一個給民意代表者提供法律意見、評論施政及監督政府的平台。然而在香港,借助互聯網和電視,香港市民能夠觀看到另一番景象。主席在上面主持會議,維持議會秩序;特首宣讀施政方向,或者人肉答錄機式回答議員問題;台下議員有謾罵的、高聲吶喊的、準備送禮的、看視頻的、練書法的,最受關注的是「掟屎」的。
在港英時代的立法局,會議逢星期三的兩時半開始,四時結束,官員彼此十分客氣。當時港督兼任立法局主席,議員則由其委任。議員對於獲得委任深感榮幸,自然會對港督畢恭畢敬。然而去到八十年代中,民選議員的出現,議會文化開始轉變。民選的社會精英代表着不同社會階層與利益團體,在莊嚴的議會以理性和科學方式討論、磋商,最後達成共識,出台政策。儘管如此,九七前的議會依舊保持「英國紳士」的特色,恪守「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原則。
儼如遊樂場 議會文化倒退
令人遺憾的是,近年激進泛民主派依靠層出不窮的方式衝擊立法會會議。「議會暴力」因為「歷史第一蕉」拉開序幕。
他們說過要通過聲音去打破建制派的統治,引起議事代表的關注,喚醒港人的不聞不問。但現實是不少市民根本對他們的「暴力行為」不抱希望,純粹是當作茶餘飯後的笑料豐富日常生活。他們卻在近年以高票進入立法會,市民對他們的專長是十分了解的,將他們送入立法會,是否讓他們代表自己表示不滿,或者是實在沒有其他合適人選。
換個角度,從立法會的座位安排,即特首,政府官員和一眾議員的位置分布,我們可以聯想到課堂,特首如同老師有些時候一問一答,有些時候只說不答。議員如同學生,可以提問,可以做自己的事情。然而不同的是,老師很多時候擔當的是「傳道,授業,解惑也」的角色,學生無論願意學習與否,至少是尊師重道的。但是現在的議會,多少有些「逃學威龍」的影子,「學生」是準備甚至已經認為自己是凌駕於「老師」之上,「香蕉」自然是那電影中飛來飛去的「粉刷」了。若干年後,現實的香港中小學出現類似情況,叫政府,學校與家長情何以堪?
「貧窮」與「不公」自然是急須討論的重要議題,但在充斥香蕉、氣球、紙製坦克,猶如「遊樂場」的立法會裏是無法得到突破性成果的。納稅人每年以人均八萬多的月薪養着這些社會精英,不是為了看掟香蕉、舉橫額的。前人花了許多時間才把「鮮血」與「暴力」的政治洗刷成「文明」與「理性」。如果他們知道現在的議會文化倒退了,豈不氣得他們從墳墓中跳出來?! 議會精英們,請以理服人吧!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主席 何鍾泰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