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泄密 激發漣漪
早前,維基解密涉及香港的部分,透露美國駐港總領事曾會見了不少香港政界人士,並將會見的談話向美政府匯報。其中部分談話內容引起了中國外交部的抗議,指美國不應介入香港的政治事務,干預中國內政。首先必須指出一點,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來往,最敏感的是政治事務,其他甚麼貿易、文化、教育、天災等等,都比不上政治來得敏感。因為政治的本質就是處理「利益衝突」,不存在利益衝突的事,也就沒有政治。既有利益衝突而引發出政治,利益的分歧也就形成國與國在立場上的矛盾。
《國際公法》之所以不許他國插手別國的內部利益爭執,是有見於國際間過往有太多的戰爭,往往是由於利益對立雙方為了壓倒對方,不惜借助外力。如此一來,本來的亂事只局限於一國,由於有外國勢力插手,衝突可以不斷擴大,小亂變大亂,大亂變國際戰爭。飽受這兵燹之苦後,國際間才痛定思痛,訂立了《國際法》約束外交人員不許干預他國內政。內政者,國家內部的政治也。闡明了甚麼是政治與內政後,再來看看甚麼是「干預」。
首先得指出,干預必須見諸行動。行動可以有多種形式,慣常見到的包括支持或影響某個政治派系、政黨、社團、人物去採取政治行動,兩者互相利用,爭取共同的利益。所謂支持也可多樣化,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和製造「輿論」的支持。影響也可多樣化,最常見的是給予信心、指導、精神鼓勵、意識形態聲援等。這次維基解密披露了一個香港法官和美國領事的會面詳情,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美領事向本港政治人物「收風」並不出奇,但「會面」對象竟包括形象一向獨立超然的法官,那就顯得格外矚目了。
敏感議題屬重大政治機密
據維基解密披露,一名德高望重的香港終審法院常任法官,曾向美領事透露有六名特區最高法官對「人大釋法」不滿,曾考慮要集體辭職抗議,後因感到於事無補而打消辭意。這段對話涉及的是中央與特區法官之間的人事關係,而且涉及的是雙方關係陷入緊張,甚至有可能破裂。不管所提及的法官有無曾經向人大方面正式表達過,但如此重大事件,涉及如此高層,又是那麼敏感的政治議題,無論如何都屬於一種重大的政治危機。而在危機還沒爆發的情況下,這是一項重大的政治機密訊息,這些訊息正是所有外交人員極想刺探的「情報」。
這樣敏感的訊息由兩個極具政治意義的人物拿來當溝通的話題,兩人談話內容有無「出格」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這個終院常任法官,向一個有心介入中國政治的「戰略對手」,透露了一個難得的機密「政治情報」。
因為他不止是在談其個人的感受,而是在談其他法官有意集體辭職,向北京抗議。他實際上是把特區最高法官的內部會議情況,泄露給第三國。這除了破壞法官之間的相互信任,更嚴重的是他的「報料」,已嚴重逾越了其司法本分。
嚴格來說,特區法官是體制內政的一員,其職權是司法審判,他是沒有身分可以和他國的外交官員作出如此「官式」的談話,除非是被授權。即使是私人性質的交談,也應分清「公事」與「私事」。
古語有云:「事以密成,語以泄敗。」西諺也說:「如同選擇食物一樣,說話也要選擇。」在這個網絡資訊無遠弗屆的年代,維基解密的波瀾,正好提醒本港司法界的法官和政治人物,當他們與外國使節人員接觸時,無論是公是私,總得要有足夠的政治智慧,顧及彼此的身分和自己的公職位置,謹言慎行。否則,失言或逾越本分的事一旦曝光,就像石頭飛入水中,多少都會激發漣漪,只是大小差別而已。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智囊 吳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