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助理必須物有所值
候任特首梁振英在其政府架構重組建議中,提議包括將各政府司局下設的政治助理薪金減少,從而令同樣的資源可增聘政治助理人數,最多變成可增聘政治助理三四十人。這建議引起廣泛關注。
首先得提到在回歸前,港英政府的公務員制度將很多民間的政治訴求都靠諮詢或以各類型的委員會給「化解」了,所以當時香港即使完全沒有選舉,政府也能創造一個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的社會。
回歸前不久,香港幾乎沒有政黨及議會選舉,很多政治、社會與經濟的問題,都可由公務員團隊加以解決。可是回歸後,政治生態完全改變,除了有政黨,有選舉,還有不停的大型遊行示威,各種反對政府的聲音此起彼落,立法會的議事更由激烈辯論發展到掟蕉、搗亂等火爆場面。
處此政治生態蛻變的環境,公務員要想將自己的公共政策或立法,放在一個與世無爭的議會無災無難地順利通過,已是不可能的事。回歸後歷任政府有感於公務員已落後於政治形勢,先後推出問責制、3 司11 局及3 司12 局,希望引入社會各界精英及專家加入政府團隊,以專才彌補公務員「通才」系統的不足;至少,這應該是問責制的精髓。
可是,香港的政治現實是:很多政治任命的司局長、政治助理,他們大多沒有政黨或直選經驗,也沒有政黨作其與市民溝通的平台。因此讓人看到過去幾年,愈來愈多的問責高官不斷受到反對派的衝擊,最後不勝其煩,急流勇退,又或是被迫辭職,又或是提早退休,又或是「出國深造」。他們任內被衝擊到不能自保,還何來力氣替政府推銷政策?
成敗在人才
問責制中以政治助理爭議最大,為人詬病最多。政治助理之所以有這麼大的爭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批人並沒有足夠的政治能力,但每個月10多萬元的人工袋袋平安,比立法會議員的津貼還要高近一倍。可是幾年下來,市民對他們的工作卻一無所知,更不要說有多少人能清楚說得出他們姓什名誰?
說到政治能力的有無,不可能單看其有無學歷,除了學歷還要看他有沒有政治歷練和政治智慧。因此,政治助理的成敗關鍵,不在於人數的多寡,而在於人才的優劣。這些政助入職時必須已經過一定的政治歷練,掌握了基本的政治竅門和溝通技巧,善於和議員、傳媒打交道,才能與一批以通才為主的公務員互相配合,互補長短,這才算是「物有所值」。
否則,如果只屬「政治見習生」的水準,那就只應按一般人力市場的標準來釐定其工資,斷不能一躍龍門人工就變成十幾萬元。其實,市民並不抗拒以高薪招攬人才為香港服務,問題是必須要合理,符合市場客觀規律,不能予人「分餅仔」的感覺,那才能說服公眾,這是一支有承擔、有遠見、肯付出的團隊!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席、立法會議員 梁美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