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智慧循環城市 共興科技數字經濟
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到2020年我國知識產權出口使用費,由10.7億美元升至86.8億美元,增長了8倍有多,顯示近年來中國科技創新的巨大成就;然而,同期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口金額增長71%至376.3億美元,科技自主度僅為18.7%(知識產權出口使用費與進出口使用費比例),對外依賴度仍高達81.3%。
2015年到2018年,美國科技自主從76.0%跌到69.6%,30多年來首次低於七成,2019年進一步下降至69.3%,但仍保持全球最高水準。因此,加速創新型國家建設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科技自主度(能力),在今後10年左右首先達到相對自主(自主度略超50%),即知識產權使用費逆差向順差質的變化,進而向超過六成以上邁進,以躋身科技創新型國家前列,為人民幣成為前三大國際貨幣打下必要的基礎。
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達3.38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7.7%。東盟已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形成了中國與東盟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的良好格局。今年上半年,中國對東盟投資達62.3億美元,按年增長53.1%,佔中國上半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76.7%,東盟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按年增長5.9%。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與東盟國家建立「快捷通道」,便利人員往來,相互支援防疫物資和醫療設備,加快復工復產。
中國東盟增強合作
今年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又恰逢《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署,這是中國—東盟經貿關係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間節點。目前,瀾滄江—湄公河、大湄公河次區域、中國—東盟東部增長區、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等次區域合作蓬勃發展,經濟走廊建設取得突破,深化「一帶一路」倡議同東盟發展規劃對接,穩步推進互聯互通項目,助力地區聯通和發展提速升級。
疫情催生了新產業、新業態,中國與東盟加速探索數字化轉型。「中國—東盟信息港」、「中國—東盟商貿通數字化平台」等項目,正為雙方數字經濟合作提供強大助力。展望未來,中國與東盟各國應攜手合作,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發揮互補優勢,聚焦合作共贏,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慧等領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點。
在新形勢下,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以自身經濟復甦帶動世界經濟復甦,包括東盟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將從中受益。
中國與東盟各國應進一步發揮中國—東盟博覽會平台作用,堅定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共同穩定提升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為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新的貢獻。
同時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社會財富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度,社會富裕階層數量屢創新高。2021年中國首次取代美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夥伴,並已連續10年成為藝術品第二大消費國。
藝術經濟不可忽視
藝術經濟熱邏輯是國際上的通行標準。國際上一般認為,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上時,居民會產生文化消費的精神追求,帶動文化消費的顯著增長。2019年中國經濟實際增速為6.1%,完成名義GDP約99.1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4.36萬億美元),人均GDP已超8000美元。2010年至2019年,我國發起設立了500多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其中348個基金披露總募資規模共17397.58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個基金募集49.99億元人民幣),為中國文化消費奠定堅實基礎。
去年巴塞爾的報告,全球藝術品大概成交是637億美元,畫廊業大概是佔337億美元。拍賣行業的話,大概286億美元。另外藝術品作為資產最大的價值就是,可以到金融機構來抵押,來信託,通過金融託管、資管的方式來獲得資金。這是新經濟體的大方向。
從中國香港藝術基金、畫廊和拍賣市場來看,香港目前是全球藝術區成交額最大的交易市場。多年來中國香港蘇富比、嘉德、保利、佳士德等知名拍賣行與全球最棒的藝術公司,例如ART Basel巴塞爾、典亞藝博和英美法意等發達國家的大型藝術公司都在中港創下驕人成績。日前,西方藝術機構首度以中國藝術市場為主題發佈了敘事性研究報告,認為未來5至10年內還有很大増長空間,保守估計有幾十萬億元以上。
加快融入國家大局
綜觀全球,綜合國力和企業競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愈來愈多國家和地區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重要發展戰略。因此,香港應全面把握「十四五」規劃建議,把「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和「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為未來5年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
這是百年大變局歷史關口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的根本轉變,後疫情時期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首先需要領會及擁抱這一轉變,積極打造國際藝術金融中心,與大灣區融會成一條文化藝術長廓發展的標杆。
追隨「一帶一路」倡議、人民幣國際化和藝術數字金融資產,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及內地和香港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等方面贏得先機,利用本身在鑒定、評估、保管、保險、資產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成熟的投資環境和國際信譽良好,帶動香港向創新型、新藝術金融、新生態資產、新內外循環、新萬億產業經濟轉型,在國家新征程中再造香港新輝煌。
同時香港政府與商界應團結一心,在「十四五」期間贏得先機。香港須擯棄陳舊過時觀念和僵化政策做法,確立發展為先、民生為本、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等新理念,前瞻性思考,全域性謀劃,戰略性佈局,系統性推進,把好前進航向,為社會各界凝心聚力,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2020年對香港和全球都是特殊的一年,商界在面對急劇變化與挑戰,同時也要維持企業正常運作。幾十年來,香港作為「通往中國的視窗」及「區域金融中心」,從其雙重機遇中展現才華和發揮地區優勢,將繼往開來,為大灣區和中國未來貢獻更豐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