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能源換藍天 港風電可為
2013-02-16政府充分聆聽民意 施政定能事半功倍
2013-02-08
優質城市規劃 減少施政阻力
2013年的施政報告,政府再次出招希望房屋問題能達到相對的供應平衡,當中有幾個新的發展方向及措施在社會引起了不少的討論。其中較為有爭議的是政府打算把GIC(「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改造成房屋用地。其實根據政府對於社區整體規劃的指引,每區就人口分佈已制定了嚴謹數量的配套設施,包括交通、商場、街市、醫院、警署等。現在政府將GIC用地用作其他用途,變相提高公共房屋在社區中的密度,將不利於一個社區,甚至香港未來的綜合發展。類似的案例是當初天水圍的發展,政府堅持加快房屋的興建數量,導致最後出現6條屋邨,共8萬人口。同時,相對的社區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導致天水圍地區的市民難以與其他發達地區相聯繫,而當地的就業機會也不足以應付龐大的人口基數,最後產生不少社會問題,導致當地被形容為「悲情城市」。
社區設施不完善衍生社會問題
另外,政府還應該考慮政策的延續性,具體做法是結合上屆政府提出的十大基建專案,結合現任政府的房屋規劃,取長補短,優化現有政策。例如上屆政府提出的十大基建專案中提到的沙中線,南港島綫(東段),加上2009年,《鐵路條例》批准的西港島綫,政府大可在以上3條路線覆蓋的範圍選地作興建房屋之用。舉例來講,政府現時在港島西區沿海地帶擁有不少地皮,而西港島綫預計於2014年竣工,政府大可優先考慮發展堅尼地城附近區域,加上市區重建,便利的交通和優質的配套設施,必然能吸引大量市民入住該地區,這樣,才是真正的惠民政策。另外,2013施政報告第73段(6)項提出應放寬或解除薄扶林及半山區的限制,釋放土地,但基於交通考慮,可行性存疑。因此,政府實在需要做好南港島綫(西段)的公共諮詢,令該項目盡快上馬,只有如此才能配合薄扶林土地的可持續發展。
啟動九龍東須有全面規劃
在啟德發展計劃中,政府打算加大房屋密度,因此需要再次進行諮詢,直接後果是拖慢房屋推出的進度,在該計劃中,政府應該將部份土地按原來已歷時多年的計劃盡快推出。而在《施政報告》84段中,政府提到起動九龍東專案,但篇幅不多,僅僅描述了供應400萬平方米新增辦公室樓面面積,令人無法透視整個區域發展。事實上,啟德機場已搬走15年,政府可以將九龍城、黃大仙、觀塘、牛頭角等地方做一個全面的規劃,涵括短、中、長期的發展。
發展新界土地要達到雙贏
在新界的發展計劃中,政府應以長遠計劃為主。由於當地農地大多數由村民所擁有,而耕田人數已經大幅減少,除了部份保育區域應單獨劃分出來保護,其他的土地,政府可以與鄉議局或村民代表商議,作出合理安排,達到雙贏的目的。同時,政府考慮修改丁屋條例,是否可以集中丁權,將房屋建造得更高?甚至可以回購丁權,賠償屋地,配合基礎建設,亦可以方便當地村民。不可否認,新界東北發展問題並不容易解決,但政府首要措施應該是進行公共諮詢,而不是強徵土地。若然,政府規劃合理,能令既得利益者受惠,相信市民亦會盡力配合政府。
本來房屋需求增加,政府動用所有可使用資源無可厚非,但根據施政報告原意不難推測大部分施政建基於政府的一廂情願,缺乏對市民利益的考慮,自然不受普遍市民的支持。因此,先有優質的城市規劃,使城規會發揮真正的作用,減少來自地區的阻力,對於政府而言是一舉兩得的做法。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副主席 劉秀成教授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副主席 劉秀成教授
文匯報 | 201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