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垃圾 何去何從 ?
隨着香港經濟的發展,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模式的改變,人均每日廢棄的垃圾量從80年代初期的0.97公斤增至現在的1.36公斤,遠比其他亞洲國家,例如台北市的1.0公斤,日本的0.77公斤及南韓的0.95公斤為高。面對現時三個堆填區快將飽和,及經歷超過十年規劃發展的綜合垃圾處理設施,但仍然遇到重重阻滯的嚴峻形勢下,政府急謀向財委會申請撥款進行擴建三個堆填區的研究,及高姿態地向議員游說,希望暫緩垃圾圍城之困。但香港的垃圾問題至今尚未有解决的跡象。
2013年5月環境局發表一份涵蓋廣闊,名為 「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 的文件,希望推動市民「惜物減廢」,鼓勵從生活模式的改變來體現節能環保,達至源頭減廢,並配合相應的減廢法規和政策,例如按量徵費,生產者責任計劃,加强回收基建設施及拓建廢物處理基建設施,以期到2022年人均每天垃圾量可減至0.8公斤或以下。與此同時,文件亦建議加強循環再造資源回收設施,例如興建綜合廢物處理設施,擴建堆填區作為末端垃圾處理設施。
源頭減廢 意義重大
現時社會對廢物管理這一議題存在爭議,大部份人的精力似乎都集中在應否擴建堆填區和興建綜合廢物處理設施,及如何擴建和興建,以解燃眉之急,卻忽視了源頭減廢的長遠性和重要性。從廢物管理架構來說,源頭減廢,例如避免垃圾的產生及廢物的重複使用應位於策略框架的最高位置,這種概念的意義非常重大且深遠。而回收再造,及末端處理相應處於較低級別。
2012年環保署發表的諮詢文件亦强調源頭減廢是首要工作。但筆者則想進一步強調,「源頭減廢」的重點應放在公共教育方面,包括鼓勵市民節約、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減少垃圾的產生、共建一個節約環保型的社會;再配合經濟誘因,例如廢物按量徵費,杜絕市民隨意拋棄垃圾等,只有採取這些多管齊下的行動,才能徹底改變市民的生活習慣,才可望有效解决長久存在的垃圾問題。
「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 亦指出,地球的資源, 包括空氣、淡水、能源、生態物種、原材料等,都是非常有限的,我們應該珍惜,並合理地保護及保存。因為無論在生產,運輸,回收再造或末端處理過程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能源和原材料。同時會產生大量廢氣、溫室氣體、廢水、廢物,嚴重污染空氣、水質及土壤,從而破壞生態環境,加速全球氣候變化,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健康及加速動植物的死亡。
故此,現今政府建議將回收再造率從2011年的48%增加至2022年的55%,只能暫時減少送往堆填區的垃圾,從而延長現有三個堆填區的壽命,基本上並沒有長遠地解決垃圾及環境污染的問題,只是把污染物由一種形式轉變到另外一種形式而已,過程只是不斷消耗地球的有限資源,因而產生更多污染。
試想想,簡單如一個膠袋,在製造過程中需要虛耗大量能源(主要用於加熱及冷卻石油物料 ,包括聚乙烯) ,同時也會排放有毒有害的廢氣和廢水;回收再造雖然可以減少塑膠污染及可還原部份原材料,但回收膠袋或塑料時,須經篩選和清理,這樣又須消耗更多能源,因而排放更多的廢氣和二氧化碳。
垃圾徵費 方向正確
故此,2009年7月政府推出膠袋徵費是正確及有效減少膠袋垃圾及相關污染的措施。而2012 年初政府完成一個為期三個月的「進一步減少廢物方案:廢物收費是否可行?」公眾諮詢。
2013年9月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發表一份諮詢文件,名為「減廢 --- 收費‧點計?」,就如何在香港推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可行方案、相關的困難和問題,以及回收配套等幾方面鼓勵持份者和市民大眾參與討論,提交意見。
無論如何徵費, 目的只是希望透過經濟手段,加强源頭減廢的成效。 長遠來說,廢物徵費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更重要是市民應明白到無止境的或隨意製造垃圾是不容繼續的。因此,教育宣傳(例如 「惜食香港」運動,以生動的手法鼓勵市民減少廚餘及避免浪費食物)同樣重要。
此外,現時的商業行為及商品推廣模式,每每鼓勵市民消費或吸引用者短期更換新的產品,尤其以電子產品為甚,消費者不自覺中産生大量垃圾和其他污染物,消耗大量能源和原材料,這種「不顧將來,只顧眼前」的消費方式值得香港人反思和提高警覺――打算購買新產品時,我們應該考慮是否需要棄置舊產品、如何處理舊產品;購物時,店員多會提供購物袋,我們可以想想是否需要、事後可否重複使用、如何處置。
報紙的生產和棄置,也予港人另一個警示。近年的免費報紙可說已到了氾濫的地步,從2002年只有一份發展到現在超過六份。無疑,免費報紙的派發增加市民對時事的認知和關注,很多以往不買報紙或只買一份報紙的人,現在也至少一份在手,可是由於新聞少、廣告多,不少人只在車廂翻閱幾頁,下車後便已隨手丟棄。
根據「環保觸覺」2011發表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免費報紙每天派發量超過三百萬份,每星期消耗紙張超過2,000噸,即單從免費報紙便每星期產生超過2,000噸廢紙。而收費報紙的廢紙產生量亦相若,即估計每星期香港的報館可能產生4,000噸廢紙,等於每人平均每天產生0.08公斤的垃圾。
衆所周知,造紙過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及淡水,亦需要砍伐大量樹木,同時亦產生大量含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及有害的廢氣。 雖然地鐵站有提供廢紙回收箱,廢紙再造可減少砍伐樹木,但廢紙回收再造的過程同樣消耗大量能源及淡水,亦產生大量含油墨的廢水、污泥及廢氣。筆者建議生產責任計劃應要求所有報紙出版商承擔回收棄置廢紙的責任,例如按每天發行的報紙量徵收垃圾處理費用。
無疑, 通過改變生活的模式和習慣來減廢,並非一朝一夕能見成效。從短、中期發展角度來看, 筆者支持盡早在石鼓洲興建綜合廢物處理設施,及拓建資源回收處理中心,以船運方式將垃圾送至設施處理,以減低經陸路運送途中對周邊環境的污染和對居民的滋擾。
開採垃圾 多國採用
筆者對擴建堆填區,尤其是將軍澳堆填區有所保留,主要因為這三個堆填區都鄰近民居,無論在垃圾運輸及堆埋期間都會造成噪音、粉塵、臭氣和害蟲滋擾。很大程度上擴建後會延續對周邊的滋擾,及增加更多的垃圾滲漏液及沼氣。
土地是香港非常珍貴的資源,房屋問題同樣嚴峻,擴建堆填區的土地可用作與現存的堆填區共容或兼容之用,如作停車場,貨倉或較少受異味影響的作業,騰出的土地用來興建房屋。反觀,將來當源頭減廢收到一定的成果,而回收基建及資源回收基建設施能有效地運作,綜合廢物處理設施可能出現剩餘的處理能力時,屆時可考慮開採現有三個堆填區的垃圾,然後送到綜合廢物處理設施焚燒,以便騰出填埋空間,供焚燒後的渣滓作末端處理之用。台湾便是因早期興建垃圾焚化爐的步伐過急,及有效的源頭減廢和放緩的台灣經濟,導致垃圾焚化能力過剩。
「開採」堆填區的概念並不新鮮,其實早在1953年以色列便首次引入開採現有堆填區的技術,到80年代中後期,美國、加拿大、英國、歐洲大陸 (如德國、荷蘭、瑞典、比利時等) 及一些東南亞國家,如印度、泰國、及南韓亦已經先後採用這種技術,主要是回收有價值的資源,例如土壤、可供燃燒的物料、非鐡金屬和增加可用的堆填空間。筆者建議政府應申請撥款研究開採現有堆填區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善用現有的空間資源,而非繼續申請撥款研究擴建堆填區。